7745、9852、15025、25974、30826、33871……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前六轮的场均现场观众上座数,勾勒出了一条上升曲线,这也是这项被广大球迷亲切地称为“苏超”的创新性群众足球赛事火爆出圈的缩影。
“贴近性”是“苏超”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经验。虽然广大球迷并不缺少这样那样的足球赛事,但还没有像“苏超”这样将城市文化地域认同极致突出的赛制设计。“南京队”“常州队”的队名简单直白,却连接起了每个人最朴素的家乡情结、地域情感,加之江苏独树一帜的“十三太保”“比学赶帮超”的文化特色,“苏超”成为现象级体育赛事,甚至本身成为一种体育现象、文化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受此启发影响,近期全国各地也涌现出了很多突出“城市”属性的“超字辈”联赛,如已经踢完两轮比赛、最高现场观众人数也达到了3万人的“赣超”,以及正在谋划中的“湘超”“川超”“鲁超”等。地市层面,“哈超(哈尔滨)”“庄超(石家庄)”“V超(潍坊)”“烟超(烟台)”等赛事也都已经鸣哨开赛,让更多人感受到了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无尽魅力,以及基层足球、社会足球“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澎湃生命力。
说起“超字辈”联赛,不得不提的还有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也就是早已名声在外的“村超”。其热烈的现场氛围,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思路,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极强的拉动作用,可以说是目前很多优质群众赛事活动的先行者、示范者、引领者。上个月,榕江遭遇五十年不遇的暴雨洪灾侵袭,“村超”球场也两次受灾,但对“村超”爱得深沉的榕江群众在各地救援力量的支持帮助下,两次对“村超”球场清淤,已经计划在7月底重启“村超”联赛。
以“苏超”“村超”为代表的群众赛事活动,一方面普及了项目、营造了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力量。
热爱之“超”。“这就是江苏,你怎能不爱江苏啊。”这是南京发布“破圈”评论文章《“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结尾的一句话。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成为全网点燃“苏超”热情的“引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将“足球之爱”上升到了“家乡之爱”。“苏超”赛场上,失利方小球迷流泪的画面令人动容,赛前数万人齐唱国歌的场景令人震撼,主客队球迷不再剑拔弩张,而是互道“欢迎”“谢谢”的交流方式令人骄傲。这就是江苏,这也就是足球,正是足球该有的样子!放大对家乡、祖国热爱的同时,热爱足球的种子也在很多人心中种下。或许“苏超”现场八成以上的球迷从未走进过球场,或许“村超”很大一部分球迷之前根本不知道足球为何物,但现在,在“热爱”的双向奔赴中,更大的热爱、更多的可能性已在萌发。
发展之“超”。“球场上是球星,球场外也是赢家。”这是“村超”明星球员吴化勇的故事,凭借惊为天人的空中左脚停球、右脚倒钩的动作,“倒挂金钩”的吴化勇书写了亮眼的“村超”名片,也在“村超”球场外开起了名为“球迷之家”的餐厅,餐厅招牌上就印着自己“神仙球”的画面。“苏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更是不胜枚举。今年端午节假期前两天,江苏省异地文旅消费65.57亿元,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的10.8%,持续保持全国第一;端午假期后的6月3日至8日,江苏省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305%。在“苏超”,门票已不仅仅是入场观赛的凭证,更成为了打开旅游、住宿、餐饮等诸多城市服务便利之门的“钥匙”,赛后门票别扔,这可是名副其实的“金票根”。如此这般,自然也就进一步推动了“苏超”门票“一票难求”。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超字辈”赛事,当仁不让。
精神之“超”。“苏超”锻造了无数赢家,但若论“流量之王”,非常州队莫属。赛场上未尝一胜、未进一球的他们由于“笔画保卫战”的“爆梗”赢得全网的关注。当然,喜爱常州队的理由更在于实力不济但从未放弃,尤其是主场大比分输给南京队之后,常州队教练雨中遗憾跪倒的画面更是被网友称为“足球世界名画”。“苏超”让常州队众志成城的城市精神快速凝聚,场上球员拼尽全力,场下球迷呐喊助威,第7轮主场再负徐州队之后,常州队球员卢志勇掩面痛哭,球迷久久不愿离场,拉起“城市英雄”横幅。在政府层面,常州市也不甘落后,已经推出《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村超”为小城榕江探索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之路的同时,也将全民参与、奋斗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气质融入了振兴发展新征程,两次受灾的“村超”球场重新亮灯的一刻,点亮的更是榕江未来发展,乃至中国足球打牢基础、走好新的长征路的信心决心。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