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居家抗疫,不少人对规律运动、科学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期待疫情结束的时候,更多尝试户外或者自己之前没有尝试过的运动。
这,其实就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给的人们运动方面的改变。
资料图
作为公共体育服务提供者,体育主管部门、各界政府自然应该重视人民群众的呼声,做到“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当下,不少地方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恢复了室外体育场馆开放,但在开放场馆的同时,如何为有需求、有期待的群众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体育服务、体育指导刻不容缓。
以冰雪运动为例,因为错过了一个雪季,不少人都对冰雪运动十分向往,这时候,是否有可能提供室内的模拟滑雪场地、器材,是否在下一个雪季到来时提供更多面向初学者的指导就将成为“刚需”。再比如航空、风筝等相对小众的室外健身项目,是否也有可能像健身气功、武术一样真正做到社会体育指导员送服务进学校、进社区?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是所有体育人的工作方向。伴随着疫情防控局面向好,相关体育服务也要做到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唯有如此,群众的健身期待才能变成热爱,全民健身、健康中国才指日可待。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