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烟雨绘丹青,气韵生动连友谊。十月的桂林,山水与人文交织成一幅动人画卷。10月25日,第四届中国-东盟健身气功健身养生大会在桂林市体育馆开幕,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的144名健身气功爱好者欢聚一堂,以气功为纽带,共叙友谊,共话健康。

这场以“共享身心健康 共创和谐未来”为主题的文化盛会,不仅是一次健身气功的技艺切磋,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的生动实践。本届大会由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北京体育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与桂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历经四载精心培育,这一品牌活动已日益成为区域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一招一式,传递文明互鉴的温度

在开幕式上,龙狮欢腾,气氛热烈。来自韩国的许一雄教授与中国交流已有二十余载,他的儿子许宰源19岁便在北京体育大学研修武术和健身气功。“与武术相比,健身气功更注重身心调和,是疗愈身心的良方。”许宰源感慨道。
老挝学员聂晓芳在体验北京体育大学刘晓蕾教授的八段锦养生讲座后兴奋地表示:“练完功手指都泛红了,这是气血通畅的表现!”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国际学员的共同感受。在接下来的四天里,学员们将通过理论讲座、功法培训、景区展演等丰富活动,深入体验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呼一吸,感悟天人合一的智慧

象山景区内,碧水环绕,奇峰矗立。学员们身着统一服装,在山水之间同步演练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动人画卷。前来观光的外国游客被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加入习练行列,引得众人驻足观看。
“我要把这美好的时刻分享给家乡的朋友,”来自泰国的杨娜、陈文雅一边用手机记录展演细节,一边赞叹道,“在桂林山水间练习健身气功,让人更深切地体会到‘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的功法精髓。”
桂林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正着力打造“医、康、养、游”融合发展的康养目的地。本次大会将健身气功与旅游资源创新结合,既是“旅游+康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也让传统养生文化在灵山秀水间焕发新的生机。
一脉相承,培育文化交流的使者

本次大会师资力量雄厚,特邀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承人陈静传授健身气功·校园五禽戏,南京中医药大学吴云川教授解读健身气功体质运动处方,北京体育大学刘晓蕾教授系统指导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功法。这些顶尖专家的参与,既保证了教学质量,也彰显了中国在健身气功传承创新方面的不懈努力。
人才培养是健身气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这样的国际交流平台,中国正在为各国培育更多健身气功推广的“种子”。这些学员学成归国后,将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的友好使者。
经验共享,谱写友谊新篇

在经验分享会上,各国代表将围绕健身气功推广路径展开深入交流。从马来西亚校园的五禽戏展演,到印度尼西亚社区的太极拳推广,再到韩国的系统化培训体系,多样化的实践经验碰撞出智慧火花。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开放共享的交流机制,不仅有助于各国取长补短,更为健身气功在亚洲地区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四届大会的成功举办,已构建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交流平台,让各国能够定期分享推广经验,共同发展提高。

近年来,广西坚持“体育强区”战略,积极构建特色赛事体系,特别是与东盟国家的体育交流日益密切。通过举办各类赛事培训活动,深化了友谊,促进了理解。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正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携手推进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随着学员们继续在桂林山水间研修交流,健身气功这一蕴含中华养生智慧的传统文化瑰宝,必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促进文明互鉴、增进人民友谊谱写更加动人的篇章。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