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最初是开展于冬季和雨季的室内游戏。1891年12月21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的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发明了篮球。他将竹筐固定在离地高约3.05米的墙上,将全班18个人分为2队。游戏时各队将球投入对方的竹筐内,进球多者获胜。因游戏使用的器材主要是竹筐和球,故最早称为筐球,后演变为篮球。1892年1月25日,奈史密斯在《训练学校研究报告集》上介绍了“篮球”的游戏方法,同年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1893年3月11日,在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举行了教师队与学生队的比赛,这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篮球赛。同年,篮板、篮圈、篮网形成,每队上场人数由最初的10人逐渐减为9人、7人,1920年规定为5人。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篮球运动传到欧洲。1950年,举行了首届世界篮球锦标赛,1953年起举行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男子和女子篮球分别于1936年和197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中线将其分为两个半场。场地中央有半径为1.80米的圆,用于比赛开始跳球。篮板要用透明材料制成,横宽1.80米、竖高1.05米,底端距地面2.90米。球重600-650克。地区或国家协会也可以使用横宽1.80米、竖高1.20米,底端距地面2.75米的篮板。比赛时分两队,每队5人。将球投入对方球篮得2分,在三分区投入对方球篮得3分,罚球中1次得1分。全场比赛40分钟,分四节,每节10分钟。第一节和第二节为上半时,第三节和第四节为下半时,中间休息10至15分钟,全场得分多者获胜。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