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身无关冬夏
健身当然关乎冬夏,关乎季节,比如冬季最好选择室内健身,避免户外滑倒摔伤,夏季要避免阳光直射,不要在午后健身等。但科学健身的理念,却无关冬夏,一年四季,一以贯之。
夏季健身,首先想到的就是大量出汗,是否会带来更好的锻炼效果?但实际上,夏季高热环境下的出汗大都排出的是水分,增肌减脂的效果未必比其他季节好,还有可能带来脱水的风险。另外夏季健身很多人也愿意选择户外运动,可如果不规划好时间、做好防晒,不但有可能影响健身效果,甚至会对身心造成伤害。
夏季健身,需要针对特殊气候环境进行科学指导,诚如健身专家刘东智所说,要做到各方兼顾、科学健身。但更重要的,无论是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锻炼环境中,都应该绷紧科学锻炼这根弦,要知道科学锻炼的好处,更要了解非科学锻炼的坏处,让科学锻炼和锻炼行为本身一样成为习惯和自然。
健身,从今夏开始!科学健身,也从今夏开始!
遵循全面原则科学健身
“夏天天气过热且天气变化大,因此健身也要格外注意,要各方面都兼顾到,科学健身。”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教材主编刘东智表示,“一是夏季健身要掌握时间,最好选择早晚进行,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进行锻炼,这样能有效防止中暑、休克。而且夏季天气太热,不适合做强度过大的锻炼,锻炼可以量力而行,只要每天运动的时间总和超过30分钟即可,这样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睡眠。”
夏季健身的地点选择也很重要。刘东智说道:“酷暑天里,人体本身的热量消耗就很大,因此除了运动量不要过大外,还尽量不要在阳光下进行户外运动,选择室内运动比较适合。夏季紫外线比较强,选择室内运动还可以保护皮肤不受伤害。游泳是夏季最好的健身项目,不但可以起到全身锻炼的目的,而且可以起到降暑的作用。此外,有氧舞蹈、瑜伽等都是不错的室内运动健身项目。”
有很多人认为夏季天气热易出汗,流汗会使减肥事半功倍,对此刘东智提醒,虽然选择在夏季减肥的效果会比较明显,但如果一味追求减肥效果,而不注意在饮食和运动项目上的选择以及做好合理的健身计划,那么也不会得到太好的减肥效果。对于参加运动的人,空腹是不利于健康的,所以至少要在开始运动之前1小时进食,避免因为体力活动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同样,要避免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比如多汁的菜、油炸食品等。
最后,刘东智补充道:“肌肉运动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日常每天需要喝1.5升的水,而运动时每小时必须增加摄入半升到1升的水。在开始锻炼之前的15分钟内,喝250毫升矿物化水;运动过程中至少每15分钟补充125毫升矿物化水;如果运动剧烈,则需要补充掺水的果汁。在运动结束后,马上补充含碳的汽水、果汁或蔬菜汁、牛奶等,以便排除体内毒素。这样才能科学健身,安全度夏。”
室内健身好选择
炎炎夏日,在室外久站一会儿都会开始冒汗,在高温的环境下坚持健身运动对人体更是一种考验,而部分健身者却偏爱选择在夏季健身锻炼,抱着“夏天出汗量大,健身可以更快速减肥、减脂”的想法,让身体来一场大汗淋漓的畅快“呼吸”。
“夏季运动出汗多并不一定代表我们的身体在大量减脂,排出的只是水分,这是减肥的一个误区。”健身教练张洋介绍说,我们人体的热耐受能力不同,面对同样的夏季高温,有些人比较敏感,怕热,易出汗,甚至会出现高温下身体不适,有些人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有针对性地在高温下锻炼一段时间,增强人体的热耐受能力。”
教练提示说:“夏日每天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般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内最好在室内锻炼,如果是在室外锻炼,最好选择有树荫或遮阳的地方,可以避免中暑,减缓皮肤老化和降低皮肤癌的风险。”
在运动后人体内水分、能源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大量消耗,尤其是夏季消耗更大,对此张洋建议:“在健身后一定要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身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饮食上最好荤素搭配,多喝白开水在500毫升以上,多吃水果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但是注意运动后不要饮食太油腻,容易造成身体负担。”
当然,在夏日里选择去健身房进行有氧和无氧运动来达到减肥、健身、锻炼的目标,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跟着健身房轻松欢快的音乐练瑜伽、跳舞、跑步或者是在身体状态适合的时候,来一场劲爆动感单车、疯狂“撸铁”等。但是在享受健身房良好的运动氛围时,也不要忽视器械锻炼等项目中的安全问题。
夏季在健身房运动时,由于天气比较闷热,容易头晕脑胀,尤其是在使用各项器械进行锻炼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精神和注意力高度集中,要在教练的科学指导下进行锻炼。
对此,张洋提示大家:“每一个健身器械,都有其特定用途,要正确使用,避免安全隐患。例如上跑步机前一定要先确认皮带是否在运转,不要盲目上机,或跑步时踩到皮带侧后面则会被皮带带倒,造成磕碰、伤到脚踝甚至头部撞机。在做大重量卧推、深蹲时要放好保护杠,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擅自胡乱使用健身器械,避免意外受伤,同时让教练在身后监护,以免力竭的时候站不起来。器械训练要量力而行,在锻炼结束动作时,也要注意身边的情况,不要乱丢器械,避免砸伤自己和身边的人,走路时也要当心别绊倒受伤。”
冷热交替要不得
夏天天亮得早,北京的清晨算得上凉爽宜人。早上7时,程杭州就出门跑步,跑40分钟回来整理一番再去上班,这已然成为程杭州的生活习惯,与雷打不动的跑步习惯所不同的是他会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运动时间及运动时长。他之所以会注意天气季节变化对运动作出相应调整,全因为吃过这方面的亏。“运动本有益健康,能增强身体抵抗力,可是不注意科学健身可能就会得病。在这方面我应该算是‘养生运动派’。”
30岁的程杭州怎么就成了“养生运动派”呢?程杭州解惑说:“有一年夏天运动完浑身是汗,非常热,回到家就想快点凉下来,刚运动完回来汗还没落下去就开了空调,冲了凉水澡,结果当天晚上就头晕不舒服。”吃一堑长一智,程杭州记住了这个教训,开始养生运动之路。“夏天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季节,因为天热,人们就容易放松警惕,觉得不会轻易感冒。我那次生病就是我在运动后忽视了冷热交替的问题。”
说起夏天运动,程杭州认为要注意的事情很多,运动后不贪凉,运动中不冒进,运动时间适当提前或延后,运动时长适当缩短等等。“冷时运动好办,热时很多人忍受不了。刚运动完大汗淋漓时,到风扇前猛吹,或在低温的空调下直吹,以及拧开水龙头,让冷水直冲身体,这些都会让人觉得很爽快。其实夏天运动后根本不宜快速降温。因为运动后毛孔处于扩大状态,突然的冷刺激,可使毛孔迅速缩小,这对身体极其不利,容易受寒邪的侵扰,甚至引起各种疾病。正确的做法是用毛巾擦干汗水,在阴凉处休息进行缓慢降温。回到家小憩一下后冲个温水澡,之后再打开空调或风扇。”
程杭州建议夏天运动完大汗淋漓也不要喝大量冷饮,“据说运动后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体表供应运动所需,而消化器官则相对血液较少。这时大量饮用冰冻饮料,由于温度过低,强烈刺激处于暂时缺血状态的胃,时间长了会损伤肠胃,造成食欲减退,或者进一步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运动防护莫放松
夏天到了,似乎也是很多人被动运动的季节。高温炎热、降水多雨、冰镇西瓜、空调凉风似乎都是夏天的重要特征,然而对很多人而言,一热一冷是对健身不小的挑战。
“每次去健身房都会经历冰火两重天。”杨晶晶说,因为很多健身房是在写字楼里面,经常一进楼迎面而来的就是开的特别足的冷气,进健身房后又非常闷热,等出来的时候又是从热的环境到冷的环境中,感觉整个人都是一激灵。“一冷一热其实对身体非常不好,尤其是刚刚运动完,其实比较害怕冷气的。”她说,“人到中年,很多病开始自己找上门了,运动后全身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增加,皮肤中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毛细血管遇冷马上收缩,不仅会使人感到更热不可耐,也会打乱体内器官正常功能,容易患伤风感冒。因此我一般会带一件外套,尽量避免因为冷热交替而导致的身体不适等问题。”
恒温、不受天气影响可能是健身房运动最大的优势之一,但是很多人依旧喜欢户外运动,然而夏天气温高易中暑,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年43岁的刘凯算是一名合格的“糙汉子”,不涂防晒用品、不爱带水、一玩起来就没有时间概念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前两年的不注意也让他收获了运动奖励——晒伤。“有时候和朋友到郊区去划船,没注意水面上的放射光,经常回家才发现已经晒伤了。”运动是刘凯一直喜欢和坚持的事情,所以自己也开始慢慢注意防暑防晒了,“其实很简单,尽量避免高温下运动,户外运动的时候戴上墨镜和太阳帽,穿长袖或是涂防晒霜。”
此外,刘凯觉得夏季人体水分蒸发较多,饮水对参与健身的人来说尤为重要。在运动中可喝一些低浓度的盐水、葡萄糖水、果汁等,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保持体液平衡和血糖浓度。
很多人会选择在夏天开始运动或减肥,效果确实比较明显,但如果一味追求效果,而不注意在饮食和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做到合理的安排,有时也会适得其反,因此要注意运动的度和量的把握。
夏季健身防中暑
夏季健身,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是个很好的锻炼时间,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季参加体育运动会给人们带来不少好处。但是,夏季如果不能保证科学健身,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
家住北京市昌平区天通北苑社区的许立国今年已经60岁,平时经常参与健身的他,是家人和朋友眼中的健身达人。不过,两年前的夏天,他在跑步时,曾出现过较为严重的中暑症状。
“究其原因就在于前一天休息不好,第二天又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去跑步。当时运动的时间不是很长,大概只有20多分钟,然后我就出现了心慌、乏力的症状,头也感到有些晕。后来,我赶紧给家人打了电话,并及时去医院就诊,这才缓解了中暑的症状。”回忆起当时中暑的情景,许立国如是说。
众所周知,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通常中暑后,人们会感到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虚脱或短暂晕厥。不过,据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在中暑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中暑的死亡率高达80%。
有了上次中暑的症状,如今夏季再参加健身,许立国不仅非常注意运动时间,在运动强度等方面都特别注意,他表示,夏季健身首先要注意运动时间,应避免中午及下午时段,也就是大家所说的11时至16时这段时间。现在,许立国基本选择清晨或者傍晚再去健身。
其次,在户外运动时,尽量选择有树荫的地方,并佩戴太阳帽以遮挡阳光,这样能避免阳光直射人体,同时穿着浅颜色、透气性良好、宽松的衣物,材质以棉、麻、丝类织物为首选。运动后,及时换下被汗水浸湿的衣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立即洗澡。以免因机体受到热水刺激后,导致肌肉和皮肤血管扩张,使流向肌肉和皮肤的血液进一步续增加,造成其他器官供血不足。
如今,随着科学健身意识的提高,许立国不仅没有再因为夏季健身出现过中暑等症状,而且身体也保持得非常好,血压不高,体重正常。虽然已经60岁,但是他依旧保持着健康向上的心态。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