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观点>正文

体育时评丨“超字号”们做对了什么?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11-03    作者:林剑

62329名现场观众,全网各平台超20亿线上观看人次……这是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交出的“决赛日”亮眼答卷。5个多月前,谁也未曾料到,首轮还需“组织观众入场”的赛事,会一跃成为中国足球史上的“现象级”业余体育IP,其引发的热度与讨论,早已超越足球本身。

无独有偶,“苏超”决赛前一日,首届中国职工足球超级联赛(“职超”)在西安圆满收官。浦发银行队与“苏超”冠军泰州队隔空呼应,均以点球大战登顶,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内超万名球迷齐声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让业余赛事的热血与荣光,在两座城市同步绽放。

从西安到南京,从辽宁到广东,从内蒙古到湖南,“超字号”业余足球赛事已席卷全国。它们不仅是群众追捧的体育热潮,更成为破解“群众体育需求升级与高质量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的钥匙,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写下了“以更高水平供给满足更高民生需求”的鲜活注脚。

摸准了“脉”

宏观经济学中的“马拉松周期”揭示:当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大众体育需求将迎来爆发。我国路跑“黄金期”与2011年人均GDP跨越该关口的节点高度契合,印证了这一规律。如今,2025年我国人均GDP已超13000美元,群众体育需求早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有得玩”转向“玩得好、有共鸣”,公众日益多元和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正在喷薄而出。

“超字号”赛事的破局,恰恰在于精准摸准了这份需求的“脉搏”。这份“准”,体现在对需求规模的深刻洞察。“苏超”赛季期间一票难求,决赛全网220万人预约抢票,中签率仅有1%;“职超”决赛同样门票紧俏,票一放出便被预约一空……这些数据背后,正是群众体育需求的集中爆发。

这份“准”,更在于对情感需求的深度联结。“苏超”跳出单纯赛事维度,将足球与“城市荣耀”深度绑定,决赛现场,江苏13市球迷协会齐聚,13道色彩汇成“江苏队”的呐喊,让赛事成为凝聚地域认同的精神纽带;“职超”则紧扣“职工身份”,让赛场成为工友间的情感桥梁。

事实证明,赛事活动品质如何,是否满足群众需求,可以用大家抢票的手速评判,用观赛的脚步、投入的热情评判。

定好了“向”

“‘苏超’‘职超’最大的意义,是让中国足球有了‘向下看’的机会!”前国脚、现浦发银行队主教练刘军的感慨,道出了“超字号”赛事的方向抉择。

普及与提高,是体育发展的永恒命题。即便“没有普及就没有提高”已成共识,但长期以来,资源、机会与关注仍更多向“提高”倾斜,深耕基层、久久为功的普及依旧薄弱。“超字号”赛事的出现,恰恰为中国足球打开了“向下看”的窗口,让普及的力量照进现实。

这份“向下”,是专业资源的下沉。南京奥体中心、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等原本聚焦职业赛事的专业场馆,如今成为业余球员追逐梦想的舞台;“苏超”覆盖江苏13市、“职超”联动全国职工,让赛事不止“办在群众身边”,更与地缘、职业深度绑定,办在群众心坎上——“职超”三四名决赛陕建控股队的球迷穿着工装为工友加油,一句“你在场上拼,我在场下喊”,道尽了职业身份与体育热爱的双向奔赴。

这份“向下”,是足球生态的共建。赛场上,无缘职业赛场的球员身披家乡或企业战袍奋力奔跑,重拾足球梦想;观众席上,从未踏入球场的普通人开始讨论阵型与越位,足球文化在基层悄然生长;城市层面,以常州为代表的诸多城市出台三年、五年足球发展规划,推动球场低价向社会开放,以赛事撬动民生体育资源的普惠共享,基层足球的根基正被不断夯实。

正如植物唯有向下扎根方能向上生长,“超字号”赛事以“向下看”的决心,让足球回归群众、回归基层,为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夯基筑台。

稳住了“心”

本赛季“苏超”中,南通队以90分钟不败的战绩憾失冠军,却赢得了比冠军更珍贵的敬意——这份敬意,源于其背后珂缔缘足球俱乐部十数年的坚守。创始人李太镇几乎散尽家财深耕青训,如今海门珂缔缘一线队立足中乙,以梯队为班底的南通队在“苏超”展现强劲竞争力,这份跨越十余年的执着,让足球梦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职超”赛场上的东风本田队,同样书写着坚守的故事。这支成立于2004年的队伍,二十余年来始终活跃在武汉业余足坛,队员多为生产一线职工,备战“职超”期间常是上午在赛场拼搏、下午就换上工装返岗生产。虽然在“职超”决赛点球惜败,但这份“足球源于热爱,扎根岗位”的信念从未动摇,正如领队阮方所言:“年轻人是赛场主角,但‘长期主义’才是体育事业的根基。”

无数的故事证明,“超字号”赛事的生命力,正来自这份不疾不徐的“长期主义”。它们不追求短期热度,不沉迷一时成绩,而是让球队传承、青训深耕、群众参与成为常态——这种坚守,不仅让赛事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更让足球从一项运动,变成了传递责任、凝聚力量的民生精神载体。

站在“十四五”规划冲刺收官、“十五五”规划蓄势待发的新起点上,“超字号”赛事的实践再次昭示——唯有紧扣民生需求、扎根基层土壤、秉持长期主义,才能让中国足球振兴发展找到方向,才能让群众体育成为切实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体育力量。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1   京ICP证020452号-4   京ICP证02045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