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如期而至,旅游市场迎来别样盛景,“微度假”当仁不让成为主角,开启了一场“撒欢”狂欢。“微”是指时间投入少,聚焦于周末、小假期。“度假”是指游客在特定地点进行驻留式体验,不同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观光游览。这种方式无需远行千里,周边公园、近郊村落、城市特色街区……处处都是欢乐场。消费热浪也随着脚步不断升温,欢声笑语嗨翻惬意假日。
今年“五一”黄金周,预计乡村游整个人流较去年同期增长12%,骑行类App活跃用户数较平日增幅27%;“五一”期间全国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将超百场,预计带动消费超20亿元。郊区民宿预定火爆,江西婺源篁岭村“五一”期间预计客流量超12万人次,民宿预订率达95%;三清山景区假日期间预计客流量超10万人次,民宿预订率已达100%;武汉一家城市周边的酒店,“五一”客房预订量同比增长50%。谈及假期安排,不少人直言:“就是熟悉的地方待久了想换个空间,当然,最好是城市里该有的生活品质不能丢”。
5月1日,喜欢跑步的北京市民小霜和她的跑团一起来到了北京西山森林公园。“你见过凌晨4点的北京西山吗?假期被家人叫起来去郊区跑步,既锻炼了身体,又欣赏了郊区美景,锻炼之后我们还去吃了朋友推荐的面条,锻炼身体的同时放松了身心。”小霜说,“过两天,我们还要一起去郊区露营,活力满满。”小霜的假期安排并非个例,当前,城市“微度假”模式正逐渐兴起,并成为众多市民“五一”假期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各大网络平台,跑步、骑行、露营等户外业态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搜索热度。户外骑行、徒步登山、Citywalk 等“体育+文旅”的休闲项目,受到大众的广泛追捧。
为了满足大众多元化的休闲需求,各地竞相打造“城市—自然”的双生图景。以1至2小时车程范围内,于城郊勾勒出“出则都市烟火,入即林泉秘境”的游玩半径——让成人在鸟鸣松涛间卸下疲惫,让儿童在绿草溪涧间撒野奔跑,这样的理想度假地正在更多的城市近郊“生根”。例如,成都新津集趣·农博园共享农庄,将温室花园、几何菜园等打造为地标景观,通过会员认养、特产电商等模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频次;陕西省西安市长安郭杜林下经济项目,以唻野探险乐园为载体,白天是挑战高空网阵的勇气训练营,傍晚转为森林音乐会与露营穹顶,更植入亲宠乐园、林间集市等场景,实现了生态资源向情感消费品的转变;河北保定以美食与文化为引,距离北京40分钟高铁直达的便捷,让驴肉火烧、鱼香肉丝等特色美食成为打卡必选项,更有淮军公所博物馆与戏楼等新业态,让传统历史空间成为新场景,为“微度假”注入文化新韵。
成都市民杨亮“五一”假期打算“微度假”,带孩子去新津集趣·农博园共享农庄。他表示,假期陪孩子去郊区简单生活,快乐无限。另外今年成都本地文体旅活动精彩纷呈,极具吸引力。他还计划带家人开车到附近赏景、唱歌,比挤景点惬意。小霜对此也有同感,她说城市提供的多元场景,即便土生土长,也未必熟悉每处角落,公园、草坪都能成为心灵归处。而且本地出游安排自由,不会像外地旅行因行程紧而走马观花。
“微度假”的选择,反映出当下市民对本地休闲旅游的强烈需求,这一趋势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体旅融合及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指明了路径、提供了战略指引,还释放了红利与机遇。展望未来,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体旅融合将不断深化,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将更加完善,“微度假”市场也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局面,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附件